天河回收商家介绍冬虫夏草是中国独有的名贵药材,一直都是以宫廷补品而著名。「冬虫」和「夏草」是否为同一种东西?或是两个独立的个体?如果是两个独立的个体,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为何?为何中国的宫廷补品传到欧洲,也成了皇室的补品?中医师会告诉您,冬虫夏草的三大疗效是壮阳、治疗气喘及补肾,它的名气响彻中西,绝非偶然。国内研究单位如何将它发展为药用保健植物,甚至更进一步成为治疗用的药品?本文就冬虫夏草的生态、生物活性、分离、培养等研究发展做一概述。
冬虫夏草又名天然虫草、冬虫草、夏草冬虫等。正式有冬虫夏草的记载,首见于西元八六三年《段成式随笔》,其中提到「菌生于峰」的自然生态。
一七五七年吴仪洛所著的《本草从新》,及一七九五年赵学敏所著的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〈柳崖外篇〉中写到:「冬虫夏草,一物也,冬则为虫,夏则为草……。」
一七二三年,法国人巴拉南自中国採集了冬虫夏草标本带回巴黎,之后又有英国人利维将其带回伦敦。直到一八四二年,经真菌学专家伯克利的研究才知道「冬虫夏草」是一种虫草菌的子囊菌,寄生在蝙蝠蛾的幼虫上所形成。在此之前,人们并不知道「冬虫」和「夏草」是两个不同的东西。
因此冬虫和夏草的关系,类似《天龙八部》中的「虚竹」和他师父「吴崖子」的关係。当「虚竹」解开玲珑棋局后,他的师父「吴崖子」就将70年的功力转移到「虚竹」的体内。夏草是一种真菌,如同「虚竹」,真菌一旦进入「冬虫」体内,就将「冬虫」体内的营养转成「夏草」的东西。比较「夏草」和「香菇」的差异性,其实两者都是真菌,只是「夏草」是吃荤的,而「香菇」是吃素的,因为「夏草」是靠「冬虫」,「香菇」是靠「朽木」来完成世代交替。
各位请猜猜看,「冬虫」和「夏草」的关係,是「冬虫」召蜂引蝶引来夏草,或是「夏草」拈花惹草去惹冬虫呢?答案是「夏草」去招惹「冬虫」。
冬虫夏草的形成是「夏草」侵入蝙蝠蛾的幼虫体内,并占据其体腔,以幼虫的内脏为养料,滋生出无数新菌丝。菌丝交集在一起形成菌丝体,称为子座。在秋末冰封前,子座由虫体头部长出,高约一公分,然后停止生长,在冻土中过冬;到了春天,气温逐渐升高,随著雪溶,夏草的子座逐渐长出地面,时至九月下旬子座渐渐肥大,地下「冬虫」已被啃食殆尽而死亡。
利用扫描式电子显微镜观察「虫草」的各个成长阶段特征,在生长初期,子座由乳头状子囊壳紧密镶嵌排列而成,每个子囊壳直径约100~120微米(一微米等于一百万分之一米),横切面为椭圆形。成熟虫草的子座中心则因生长拉大而成空腔,内有疏鬆网状菌丝,直径约150~180微米。在子囊孢子阶段,每一子囊孢子可萌发出1~3条分生孢子梗。最后,在僵虫内可以发现许多虫菌体,长约22微米,呈梭形。
因此在《本草从新》内叙述:冬虫夏草囊子菌的子座出自寄生幼虫的头部,单生,细长如棒球棍状,长4~11厘米;不育柄部长3~8厘米,直径1.5~4毫米;上部为子座头部,稍膨大,呈圆柱形,长 1.5~4厘米,褐色,除先端小部分外,密生多数子囊壳;子囊壳大部陷入子座中,先端突出于子座之外,呈卵形或椭圆形,长250~500微米,直径80~200微米,每一子囊壳内有多数长条状线形的子囊;每一子囊内有八个具有隔膜的子囊孢子。寄主为鳞翅目、鞘翅目等昆虫的幼虫,冬季菌丝侵入蛰居于土中的幼虫体内,使虫体充满菌丝而死亡,夏季长出子座。
寄主及生长条件:寄主为蝙蝠蛾幼虫,营地下生活,在地表下10~30厘米土中过冬,其中以地表下10厘米分布最多,地温摄氏 3~9度,过冬期间不食;虫草产地平均温度为摄氏0.2~8度,地表平均温度摄氏 4~9度,年降雨量556.7~651.3厘米,年日照2076.6~2541.2小时,年积雪46~86米。虫草产量在五至十月占75~93%,与虫草菌、寄主、气温、阳光等因素密切相关:一般分布在3,500~5,000米的高山区,且海拔越高,密度越大,质量越好。虫草产地主要分布在西藏、四川、青海、云南、甘肃、贵州一带。市面上的冬虫夏草菌种据说有四百多种,由于虫草的有性繁殖培育尚未完全成功,因此,哪一种菌种才是真正的冬虫夏草菌种,有待进一步研究。